93.8%受訪者在面試中踩過“坑”_環球微動態
社團招新、考研復試、畢業求職……面試已經成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年輕人在面試中并不能自如應對,沒法發揮出正常水平。
(相關資料圖)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3.8%的受訪者在面試中踩過“坑”,其中,過度緊張和不夠了解行業或企業,是受訪者踩過比較多的兩類“坑”。62.4%的受訪者認為面試前應適度放松,調整好心情和狀態。
“簡歷跟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很‘敗’好感”
在北京從事市場調研的左悅敏,最近正在尋找新工作。她表示面試中過度緊張,是最令自己困擾的問題,“每次面試都非常緊張,表達結巴,上下文也不連貫。”左悅敏坦言,在過度緊張的狀態下,往往沒有辦法很好地展現自己的能力,“有時大腦是懵的,長篇大論但中心思想沒有傳達出來,會讓人誤解”。
在北京做互聯網軟件開發的王海兵,已經有9年的工作經驗了。回想起畢業求職的經歷,他表示由于技術知識更新快,如果不及時關注學習,很容易在面試中露怯。
調查顯示,93.8%的受訪者在面試中踩過“坑”。55.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容易“過度緊張,說話結巴沒條理”,47.6%的受訪者表示“不夠了解行業/企業信息,答不上題”。
在貴州從事互聯網招聘工作的李加興表示,簡歷過度“包裝”讓他十分反感,“簡歷跟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很‘敗’好感”。他還表示,遲到、儀容儀表不符合規范等也讓人難以容忍,“一個人是否真誠往往從這些細節體現出來”。
另外,長篇大論,沒有邏輯和重點(32.9%),過度準備消耗精力,導致面試狀態不佳(27.40%),精準踩雷,忽視企業的招聘要求(27.2%),口無遮攔,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26.2%)和過度美化簡歷,在面試中被戳穿(24.0%)等也是受訪者在面試中踩過的“坑”。
用放松和自信的狀態迎接面試
盡管在面試中經常緊張,但左悅敏仍覺得面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個人的能力素質,“面試更多體現的是溝通表達能力,以及面對他人時自信的狀態”。
來自重慶的黃玲玲(化名)認為,對于求職者和面試官來說,都可以在面試中比較真實地了解對方的情況。“求職者在面試時可以感受到工作環境好不好。”
調查顯示,59.7%的受訪者認為面試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能衡量一個人的能力素質。邏輯思路(64.9%)和溝通表達(63.6%)是受訪者認為面試中比較重要的方面,然后是談吐規范(59.8%)、專業知識(56.2%)、儀容儀表(49.9%),其他還有:簡歷包裝(36.8%)、方法技巧(35.5%)、真實真誠(33.6%)和自信自尊(28.3%)等。
黃玲玲感覺,溝通能力在面試中比較重要,如果求職者使用了一定的溝通技巧,面試成功率會高一點,“專業知識扎實,但溝通表達不到位,有可能面試結果不理想”。
李加興表示,從招聘方的角度來看,真實真誠是求職者最重要的方面,“在面試中越真誠,可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越踏實沉穩,特別是在與客戶溝通方面,真誠很重要”。
也曾擔任過面試官的王海兵表示,專業知識是他在面試時最看重的,這直接決定著求職者能否勝任工作。
左悅敏覺得,用放松和自信的狀態迎接面試更容易獲得面試官的青睞。“越自信表達越清晰,面試官對你的印象會更好,但也不能自負”。
用更好的狀態迎接面試,62.4%的受訪者建議適度放松,調整好心情和狀態,59.1%的受訪者表示應了解行業/企業信息,做好充分準備。其他還有:學習面試技巧,學會合理答題(54.0%),提前演練,針對突發情況做好預案(50.6%),重視知識積累,提升專業素質(46.9%),完善簡歷,凸顯個人能力(46.3%)和保持自信,注意個人形象(44.9%)等。
李加興建議,應屆畢業生在求職中應對未來工作保持一種“期待感”,做好職業規劃,堅守誠信底線,在面試中用真誠打動面試官。從長期來看,也要在學校中注重實踐積累,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吳欣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標簽:
- 01 【世界獨家】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或超4000億元!國產高端數控機床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 02 天瑞儀器:實控人籌劃控制權變更 股票繼續停牌-每日速讀
- 03 路人多看了一眼 救回老人一條命!_當前看點
- 04 西班牙央行要求政府重新評估經濟改革措施
- 05 通用和福特對蘋果Car play態度截然不同,到底誰要還是不要?
- 06 奔馳CLS確定停產,以后連電動版本后繼車都不會有
- 07 吉利幾何E至高補貼1萬元 5月限時購車狂歡節不容錯過_全球今頭條
- 08 天天觀速訊丨江西五十鈴鈴粉嘉年華暨超人氣發布盛典
- 09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國寶寶”真的需要深藍S7這類“卷王”嗎?
- 010 全球頭條:尹錫悅就職一年好評率僅剩33%,排在韓歷任總統倒數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