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微頭條丨第六屆老舍戲劇節開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明日報北京9月14日電(記者牛夢笛)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為期四個月的大戲看北京·2022第六屆老舍戲劇節正式開啟。隨著首演大戲《俗世奇人》在保利劇院的上演,將有20余場演出、50余場活動在保利劇院、天橋藝術中心、吉祥戲院、首都劇場陸續展開。
本屆戲劇節開幕大戲《俗世奇人》改編自馮驥才同名短篇小說集,選擇了當今話劇舞臺上少有的民國題材為切入點,以京津地區運河流域的故事為歷史背景,描繪了54個各具特色的奇人異事。
回首往屆,老舍戲劇節始終以“呼喚戲劇文學精神”為己任,關注民眾情感,講好北京故事。在劇目甄選上,老舍戲劇節始終以文學為內核,本屆戲劇節展演劇目名單更以其“大戲、好戲、首演戲”的選劇標準成關注焦點。自即日起到12月中旬,20余部50余場中外精品劇目和50余場戲劇文化活動,以北京中軸線為核心,布局全城有戲,讓戲劇流淌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劇目展演分為文學佳作、梨園百花、國際視野、后浪新聲和校園漣漪五個單元。已開票在售的包括:《紅高粱家族》《戲臺》《驚夢》《虛像的道化師》。而根據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原著改編的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則作為本屆老舍戲劇節的閉幕大戲。同時,本屆老舍戲劇節將攜手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主辦校園漣漪單元,以征集高校戲劇線上展播的方式,聚焦青年戲劇人才培育。
今年老舍戲劇節期間共計舉辦3場大型主題論壇,與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IATC)中國分會合作的“文學作品改編舞臺劇的觀察與思考”論壇;與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共同舉辦的“新時代的戲劇觀”論壇,將通過開放式座談研討方式,深入探討文學和戲劇、文學作品和舞臺呈現的關系。其中,“老舍筆下的西城”論壇將首次聚焦老舍作品里的西城,講述老舍與西城的不解之緣,重溫彼時的西城人與事。
據悉,第六屆老舍戲劇節閉幕盛典暨戲劇之夜計劃于12月中旬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15日?09版)
標簽:
- 01 棗強:發出衡水市首張“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類”電子證照
- 02 重磅!石家莊進一步拓展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
- 03 黨建引領“六治融合”鄉村治理靠什么凝心聚力 “公心賬”制度引領鄉村振興
- 04 廊坊:打好稅收宣傳主動仗讓暖企助企直達市場主體
- 05 廊坊:全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涉企獎補資金2490萬元
- 06 總投資超200億元!山海關區謀劃27個重點招商項目
- 07 全球熱點!納米量級上探索微觀世界奧秘(講述·弘揚科學家精神)
- 08 全球時訊:劉海龍:一味迎合受眾“賣課” 不能真正讓人學到東西
- 09 全球今亮點!普法短視頻出圈 內容為王是關鍵
- 010 全球觀天下!【冰點】阻擋不了地震,那就琢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