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辦實事 委員助春耕——麻江縣政協開展“暖春?委員助春耕”民情聯絡大走訪活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連日來,麻江縣155名政協委員紛紛深入鄉村、農戶及田間地頭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了解和反映春耕生產、群眾生活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為農村產業發展獻計出力,在扛牢國家糧食安全重任中體現政協擔當作為。
“今年氣候比較干旱,降水比往年同期較少,雖然前段時間有一些降雨,旱情得到緩解,但農事用水,仍舊緊張。”“今年玉米種子價格略微上浮,市場存在售賣農藥化肥有假冒偽劣產品,特別進村售賣的小商小販質量無法保證。”“宣威鎮城中村大多農田水源情況良好,少部分大棚水利灌溉設施無法正常灌溉。”“谷硐鎮樂埠村刮麻組目前正在打井中,整村共有山塘3口,除榜上山塘有少量蓄水另外兩處都處于干涸狀態,對春耕生產有一定影響。”……
“政府相關部門要提前作好規劃,確保補助農資及時供應,切實幫助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出臺產業發展獎補措施,鼓勵更多外出務工人員、鄉賢人士、致富帶頭人等回鄉創業,增加就業,助農增收。”“水務部門加大項目申報和資金投入,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群眾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困難問題。”……
一條條來自一線的走訪記錄和工作建議通過政協綜合服務平臺不斷匯集,將最終梳理匯總形成專題報告報縣委縣政府。
2022年來,為鼓勵政協委員履職務實高效,凝聚社會和諧最大“公約數”,畫好麻江經濟發展最大“同心圓”,麻江縣政協開創“1+N”數字政協綜合服務平臺,開發線上“政民溝通”“效率工具”板塊,把協商議政搬上網絡,利用即時通訊等技術,打破傳統政協協商過程中的溝通壁壘,提供基層群眾參與政協協商議政的便捷通道,形成線上與線下履職深度融合、委員與網民建言協同聯動的活躍局面。通過數字賦能的方式,讓委員履職從紙上躍然“掌”上,實現委員思想永遠在線、智慧時刻連線、聯系永不斷線的履職新格局。
在今年春耕備耕期,麻江縣政協為切實了解群眾春耕生產所需所盼,積極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決定組織縣政協委員開展以“暖春?委員助春耕”為主題的民情聯絡大走訪民主監督活動,重點圍繞“農資市場供求情況、產業結構調整情況、農村用水安全情況”等3個方面開展。
政協有號召,委員有行動。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響應,紛紛深入田間地頭踏察農情民意,參與到助力春耕生產中來,以協商促改進,以監督助落實,實實在在了解群眾春耕備耕實際困難,用實際行動充分體現了廣大委員心系人民群眾、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初心使命的真情實感,在助力鞏固脫貧、助推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貢獻更多政協力量。
通訊員 汪朝倫
編輯 張安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