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娜:視障了,心依然明亮
“愿我們無論在何方,都心懷夢想,堅持熱愛,永遠腳踏實地,淡定從容。愿我們的心中有祖國河山,有社會大任,有世界格局,在各自的人生當中去成就自己,成就他人,也成就世界。”6月28日,在中國傳媒大學(以下簡稱“中傳”)2023屆畢業典禮上,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董麗娜作為畢業生代表演講,她的聲音柔和而堅定,磁性的音色中透著專業范兒,贏得現場陣陣掌聲,也引來網友們點贊,“這聲音太治愈了!”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臉上總掛著笑意的董麗娜,讓人們看到一種不一樣的自信與風采。
目前還沒有正式簽約單位的董麗娜非常忙碌:與專業機構合作當老師,培訓播音主持學員;往來于各類語言藝術展演活動現場,進行評審等工作;站在自己摯愛的朗誦會舞臺上,與更多人分享語言藝術的魅力……在室友的鼓勵下,她在社交平臺開設了短視頻賬號,忙于拍攝視頻。
“由于社會的了解和接納程度有限,作為視障人士,一路走來的確不容易,好在,我沒有放棄……”董麗娜說。
告別按摩師,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39歲的董麗娜,一路走來,選擇了一種“柔和的堅持”。
先天性弱視的董麗娜,10歲起徹底失明。在盲人學校,董麗娜常聽老師這樣叮囑學生:“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推拿,這是你們以后唯一的出路。”
董麗娜很困惑,“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們所有人只能做同一件事情,過同樣一種人生,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人生怎么能夠剛剛開始就要看到結局?”
中專畢業后,董麗娜進入大連的一家按摩院成為按摩師。工作很辛苦,瘦弱的她感到疲憊,而她最不能接受的是日復一日的生活,和其他伙伴一樣,除了工作,就是休息時聽聽廣播,生活中沒有多少樂趣。看不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更令她不安。內心中有一個聲音響起,她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2歲那年,董麗娜決定離開故鄉遼寧大連,坐上火車,前往北京“尋夢”。“我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做夢?如果我連做夢都不行、都不敢的話,怎么能實現夢想呢?”董麗娜在心中叩問千百遍,第一次單獨出遠門的她,在火車上幾乎一夜未眠。
她在北京市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公益機構獲得一個寶貴的機會,開始學習播音。這個培訓只有10天,董麗娜至今清晰記得第一次上播音主持課時的情景。“可以說那是我人生中真正的第一堂課,當老師讀出一個聲母的時候,我一下子被他的聲音吸引住了。第一次知道,原來聲音具有這么大的吸引力,我愛上了播音。”董麗娜開始拼命練習,每天除了睡覺,抓緊一切時間摸著盲文練習發音。
“紅丹丹”是董麗娜夢想起航的地方。2007年6月,董麗娜通過努力拿到播音專業普通話一級甲等證書,這是專業播音員所能達到的標準。
“我要給自己爭取一個機會”
2011年1月,董麗娜報名參加北京市高等教育自考播音與主持專業本科考試,她在網絡報名成功并獲得準考證號,卻因視障在新生照片采集環節被拒絕,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給出的解釋是“沒有先例”。
“作為一個盲人,以前我也經常被拒絕,但這次不一樣。”董麗娜說,“此前,我已經在中傳繼續教育學院上過課,跟別的同學一樣,當時缺少的只是一個考試方法,這次我要給自己爭取一個機會。”
董麗娜向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官網的郵箱和留言板留言,詢問能否參加考試,并給北京市教委發出一封情況反映信。
2011年10月26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就考場設置、人員安排等事宜與董麗娜當面協商,準許她報考播音與主持專業,并且表示,會為今后其他報名參加自考的視障人士提供合理便利。“那一刻,我沒有哭,心里松了一口氣,終于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了。”當天,董麗娜用自帶設備向考試院相關負責人現場演示如何通過讀屏軟件熟練操作電腦。
2012年1月,她在特殊考場參加了首門科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筆試,后續筆試與口試相繼完成并獲通過。期間,她還自考了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獲得大專學歷。
“這是我最想要的融合教育的樣子”
2019年,聽說有幾名視障者順利參加了研究生考試,興奮的董麗娜決定沖刺播音主持領域最高學府中傳讀研深造的機會。那時的她,已經取得中傳自考本科學歷,有了相對穩定的工作。
“自考很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通過,又有多少人能堅持下來。但是,給我考試的機會,體現的是教育的公平、包容和多元化。”董麗娜說。
申請研究生考試時,董麗娜給中傳招生辦寫了一封信,因為她的兩門專業課考試是中傳自命題,需要學校出盲文試卷。董麗娜專程去了一趟中傳研招辦,把信交到了老師手里。“研招辦的老師沒有拒絕我的要求,說商量一下后答復,我心里一塊石頭稍微落了地。”大概一個月后,董麗娜再次來到研招辦,接待她的老師說:“董麗娜,歡迎你考我們學校的研究生!期待你能取得好成績。”
那一刻,董麗娜的內心是透亮的,她仿佛看到了窗外的陽光、藍天、白云。盡管弱視后失明,她的記憶里還有光。
2019年,董麗娜通過全國統考。因使用盲文試卷,按照相關規定,她在單獨考場、時間延長50%。經過中傳校考篩選,她順利地被中傳錄取。
據了解,2023年中國高校殘疾人畢業生達31843人。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殘疾大學生人數增加,中國多所高校通過推進無障礙設施改造、設置無障礙專項研究等,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系統化支持保障。
“這就是我最想要的融合教育的樣子”。董麗娜說,“學校并沒有因為視力障礙而降低對我的要求,同時在盲文試卷、電子版文獻等各方面為我提供了個性化支持”。
中傳圖書館的幾位管理員,對董麗娜非常熟悉,為她提供電子文檔,以方便閱讀。一些參閱的論文是圖片形式,管理員會幫助她提供可以閱讀的文字版本。
憑著堅強的毅力,董麗娜完成了幾千萬字的閱讀量。很多書她都一讀再讀,“聽一遍,感覺印象不深,往往會聽幾遍,認真做記錄。”她的室友袁程感慨:“她太愛學習了,這么認真!在宿舍里聽書、學習,那么安靜,又是那么美好。”
她依靠電腦聽讀軟件和鍵盤盲打,完成了6萬字的畢業論文《口述影像理論視域下無障礙電影講述策略研究》。她說:“我在之前的工作中就接觸過無障礙電影,它是為視障群體提供視覺信息補充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學界對這一課題的關注度并不是很高,我希望盡己所能發現真問題,解決真問題,讓自己的論文更有價值和意義。”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施行,讓董麗娜充滿期待,“近些年社會無障礙建設有很大的進步,但依然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有些盲道修得不規范,直接通向一棵樹;比如不是每一部電梯都有語音播報或者盲文按鍵,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無障礙設施等。”在董麗娜看來,這些硬件設施,假以時日可以改善。
她更關心社會對殘障人士關愛意識的提升,“目前社會上對于視障人士的接納程度依然有限,就業單位不會輕易接納普通學校畢業的視障學生。這有待于提高人們對殘障群體的認知和理解,營造關愛殘疾人士的整體社會氛圍”。
標簽:
- 01 海南公開宣判!對罪犯陳某民、陳某鵬執行死刑
- 02 白俄羅斯等來眾多幫手,北約已鎮不住場子,英國打退堂鼓為時已晚
- 03 北京銀行霍學文:將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
- 04 〔暢享絲路 遇見敦煌——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精心護航 全力做好文博會電力醫療保障
- 05 網傳深圳網紅交警"熊警官"查酒駕得罪領導被調崗!多方回應
- 06 如何區分雪燕和燕窩?燕窩和雪燕一字之差,營養卻相差萬里
- 07 一人之下呂良和張楚嵐(一人之下呂良的下場)
- 08 一個人點杯奶茶都不行?“單點不送”上熱搜!有消委會發聲→
- 09 荷蘭商學院mba國家承認嗎?發展前景怎樣?
- 010 東航:目前國慶中秋假期國際航線預售銷量和收益水平均超2019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