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通訊!這個世界有多少“熱度”與你相關
(資料圖)
一部電視劇越火越不想看,一部綜藝的討論量越高越不想關注;面對五花八門的熱搜,你不再感到好奇,涌上心頭的是些微厭惡情緒……近日,一個名叫“熱度排斥癥”的互聯網“病癥”正在被許多人討論。
作為一個天天緊盯微博熱搜和媒體熱點的人,我看到這種“病癥”時感到“心有戚戚焉”。因為工作需要,各種熱議話題都是我必須了解的范疇。然而看多了之后,我就有了一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婆婆給封校的大四兒媳送紅燒排骨”“農村夫妻裝扮成郭靖和黃蓉收稻子”“妹妹凌晨1點讓哥哥陪著給男友送飯”……這都什么事啊?怎么就上了熱搜榜?這有什么普遍意義嗎?具有一點公共性嗎?
我想我并不孤單,因為在評論區里,我經常看到類似的留言:“現在是什么新聞都可以上頭條嗎”“沒新聞可以不發”。所以,可能在很早之前,“熱度排斥癥”的“癥狀”就在很多人身上出現了,只是人們還沒有給它一個名字而已。
熱度,反映的是關注度。看看大家都在關注什么,是人們自然而然的好奇心,也是我們普通人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需要熱度,也必然會產生熱度。問題在于:這些究竟是真實熱度,還是“虛假繁榮”?為什么“東家長、西家短”能贏得這么多關注?為什么一部天天被熱議的電視劇,自己卻看不下去?為什么照片看上去像人間仙境的“網紅景點”,打卡后才發現照片實際上是“照騙”?
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排斥熱度,只是,看過了太多“包場式熱搜”“按頭式安利”“強制性投喂”之后,再單純的網友也能感覺出一絲不對勁來。動不動就“上頭”,一不小心就“種草”,這些熾熱的表達背后,分明充滿著濃濃的“人造味”。而“人造味”熱度最終指向的,則是“流量密碼”這4個字。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流量密碼”成為行業內競相追逐的目標,似乎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不管是哪個行業,都前所未有地重視網絡營銷,試圖通過種種方式吸引流量。當然,企業營銷并不是原罪。只是,過猶不及,過度營銷也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影視劇不在作品質量上下功夫,卻砸錢在宣發上造勢,能不讓人反感嗎?無數人“種草”的產品,買了卻一點也不好用,能不讓人失望嗎?一些“爆火”的網紅視頻,最終卻被證明是擺拍,能不讓人“累覺不愛”嗎?
年輕人本來是網絡熱度最天然的受眾,現在卻選擇與熱度保持距離,甚至逆向而行,這可以看成是“過熱”之后的一種“應激反應”,也是互聯網時代一種稀缺的冷靜。有學者認為,“熱度排斥癥”反映了在社交媒體場域中,平臺“強勢圍攻”與用戶“自覺抵抗”之間逐漸生發出一場力量博弈。其實,這種博弈或許一直存在,只不過,沒有形成一種明確的聲音、引起注意而已。被熱度困擾的人們以為自己是“少數派”,于是在“沉默的螺旋”中,默默地選擇了遠離。
而當“熱度排斥癥”越來越廣泛,選擇不聽、不看、不發言的網友越來越多,真實信息和觀點越來越稀少之時,就是“沉默的螺旋”反噬之時。這時,不管多么好的營銷宣傳,只怕都是一場泡沫。
對于個人來說,與熱度適當保持距離,本就是一種難得的冷靜。冷靜之后才有清醒,才不會被“過載”的信息所綁架,才不會被營銷炒作所“忽悠”,也才有理性思考的空間。這或許就是先賢所說的“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熱度與自己有關,撇去喧囂的互聯網泡沫,冷靜處世,是勇氣也是智慧。
標簽: 市場營銷
- 01 寶馬燒機油怎么回事?寶馬7系燒機油怎么回事?寶馬為什么會燒機油?
- 02 為什么備胎要小一些?汽車備胎為什么小一點?汽車備胎為什么這么小?
- 03 本田全合成機油多久換一次?換成本田全合成機油多久保養一次?
- 04 儀表盤上顯示感嘆號是什么意思?儀表盤上有個黃色感嘆號是什么意思?
- 05 汽車年檢有哪些項目?車輛年檢有哪些檢測項目?
- 06 當前視點!四川瀘定地震已致甘孜州37人遇難
- 07 今日熱文:如何第一時間科學避震?
- 08 全球速看:衛星數據顯示四川瀘定海螺溝景區出現多處山體滑坡
- 09 天天消息!在希望的田野上丨農業農村部:全國大部地區秋糧長勢較好
- 010 阜新:服務企業運行機制工作專班為企業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