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 遼寧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65萬人足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
為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日前,我省制定出臺了《“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全省累計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0萬人次以上,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75萬人次以上,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65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5萬人以上,全省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46.5萬人。
規劃提出,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持續擴大職業技能培訓規模,抓好重點群體就業技能、高校畢業生專業轉換和技能提升、農村轉移勞動者等職業技能、全民數字技能、“四新經濟”職業技能、康養職業技能、組織創業等培訓。深入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面向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大力開展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建立與產業聯動的培訓動態調整機制、全面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將學徒制作為企業職工培訓的重要載體,通過企業和院校聯合培養,加大中、高級技能人才供給,滿足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健全職業技能培訓公共實訓體系,鼓勵企業設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推動院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民辦培訓機構規范健康發展,積極推行“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探索職業技能培訓評價國際合作。“十四五”期末,力爭全省企業自主評價達到300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達到300家。搭建國際培訓交流平臺,鼓勵國外優質職業院校、培訓機構來遼合作辦學。
加大能工巧匠培養力度,高質量推動產訓結合,培育職業技能培訓品牌,打造遼寧裝備技工、遼寧冶金技工、遼寧化工技工、遼寧工藝雕刻技工、遼菜(膳)師傅、遼寧康養等技工品牌,完善高質量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機制,支持按規定進行訂單式、項目制培訓。根據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和急需緊缺職業社會需求,開發一批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
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可在高級技師之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研究探索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學歷證書間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機制。建立現代多元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大力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推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地落企,引導企業建立符合技能人才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選拔激勵機制,落實“興遼英才計劃”,開展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活動。加大高技能人才在各級各類表彰和榮譽評選中的傾斜力度。
- 01 天天最新:臺民間團體集結抗議佩洛西竄訪臺灣計劃 上百人高喊:丑陋的政客!
- 02 當前時訊:“滇中引水”控制性工程芹河隧洞掘進突破4000米
- 03 【環球新視野】中消協:外賣堂食使用預制菜未告知 損害消費者權益
- 04 頭條:筑牢民生保障底線 各地完善重大疾病救治保障制度
- 05 世界熱推薦:大學剛畢業突發意外去世,浙江24歲女生捐獻器官救六人
- 06 全球微速訊:糧食價格上升 美國糧商在俄烏沖突中大發“戰爭財”
- 07 天天熱推薦:通訊:“非常高興我們的學生將在這樣現代化的建筑里學習”——中國援建教學樓助力阿富汗教育發展
- 08 環球消息!萬人說新疆 | 努爾尼沙:我要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
- 09 47.11億元!河北228.71萬戶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 010 農貿市場7月營業額增長30% 助企服務干部提供減租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