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消息:“漢語+農業技術培訓”助力塞內加爾農技人才培養
初春二月,鶯飛草長。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農業科技園內生意盎然,一片繁忙景象。中國農業專家正帶領當地學生平地、翻耕、培肥,等待一棵棵幼苗生根發芽。
日前,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與中國援塞農業技術專家組聯合組織的“漢語+農業技術培訓”項目2023季拉開帷幕。十幾名當地學生在中國農業技術專家指導下,一邊學習中國農業種植技術,一邊鍛煉漢語水平。
(相關資料圖)
2月22日,在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農業科技園內,中國農技組專家為當地學生授課并現場指導實踐。新華社發
2019年以來,針對塞內加爾學生希望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掌握職業技能的現實需求,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與在塞中資機構、企業合作,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搭建職業培訓平臺。
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崔杰介紹,“漢語+農業技術培訓”項目采用“課堂講授+基地實踐”的教學模式,由中國農技組專家來孔院授課并現場指導實踐。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孔子學院為當地學生授課,”負責培訓的中國農技組專家張元平對記者說,“本期授課預計將持續三個月,除了教授平地、翻耕、培肥、移栽等基礎知識,還將教授生菜、玉米等農作物的專項種植技術。”
塞內加爾是農業國家,約60%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并從事農業生產,農業以種植水稻、花生為主。
為保證培訓項目順利開展,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專門開辟種植基地作為農業科技園,供教學實踐用。“孔子學院發揮漢語教學優勢,農業專家發揮技術指導優勢,雙方強強聯手,相輔相成。學生一面學習漢語,一面學習農業技術,兩者互相促進,相得益彰。”崔杰說。
孔子學院學生穆薩·迪奧內首次參加“漢語+農業技術培訓”項目。“在培訓班上,我不僅學到了中國的蔬菜種植技術,也鍛煉了漢語能力,對我未來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迪奧內說。
據了解,自項目開展以來,已有200余名當地學員順利畢業。他們中有的開辦家庭農場,有的進入塞農業部門工作,為當地農業發展增添了新生力量,也帶去了來自中國的新技術和新理念。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綜合培訓,幫助當地學生的職業發展,促進中塞農業合作。”張元平說。
(新華社達喀爾2月26日電?記者王子正)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28日?16版)
標簽:
- 01 B+級智慧豪華轎車全新紅旗H5入圍第三屆《中國汽車風云盛典》
- 02 環球動態:五菱凱捷混動鉑金版正式上市,給家人的“SPA級大四座”
- 03 世界熱消息:奔馳與寧德時代等在動力電池閉環回收領域展開合作
- 04 電動方程式開普敦站,遠景再登領獎臺
- 05 全球簡訊:最有可能登上315晚會的車企:問界質量不過關,特斯拉割韭菜
- 06 捷途汽車首次公布旅行者官圖 實車將在3月1日亮相
- 07 當前關注:1.6T+6AT,還是法式味道,試駕標致新408
- 08 環球熱訊:北京市園林綠化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落幕
- 09 全球球精選!【直播】上汽大通新生代V70,直播玩跨界
- 010 吳勝波接棒陳安寧,出任福特中國總裁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