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母親的兒子

2022-12-02 06:48:16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段曉華


(資料圖片)

昆明的冬天是彩色的,比春天似乎更有詩意。遠處,幾只松鼠正在樹枝間攀緣跳躍。那天早晨,忽然下了一點雨。

昨晚不知何故,輾轉難眠,一早起床,他心中仍惴惴不寧,坐立難安。想到千里之外的故鄉,已是歲末,故鄉是否飄起了雪花?

母親,可好?

1935年,馮母吳清芝返鄉前全家在清華大學合影,后排中為吳清芝,右為馮友蘭,左為馮友蘭的夫人任載坤,前排為馮友蘭的四個子女。

國難當頭,親人離散。桌上有母親和他們的合影,那是她離開清華前的留影。“我回家去,守住那一點家業,你們如果在外面站不住了,回去,還有碗飯吃。”分別前,母親對他說。

那年,她已七十多歲,剛剛享受幾年難得的安閑時光。母親和他們住在清華校園,他每日教課、著書,忙于行政事務,母親含飴弄孫。

在北平時,有一次他帶母親游長城。母親一雙小腳,竟也不落人后。他問,娘,累嗎?母親說,不累。望著天地遼闊,四野空曠,母親忽然放聲唱起歌來,那樣子活像一個孩子。

這表情在三十年前,他也曾見到過。那時,他在省城的一所中學讀書,放假回家路過縣城,得知母親竟也在縣城,便去看她。

那年縣里剛剛開辦新式女學,需要一位有名望的婦女來做學監,于是,有人想到了本縣那位已故進士的夫人。

那是母親第一次到社會上做事。她穿著新式的衣服,看上去容光煥發。母親神秘地拿出一個小紙盒來,像孩子般興奮地在他面前晃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是一摞名片。她取出一張,上面是三個陌生又新鮮的漢字。

“吳——清——芝——”

她一字一頓地大聲念著。

那年,49歲的母親為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從此,她不再是馮吳氏。她踩著三寸金蓮,引他看那新式女學堂,神采奕奕。

他最喜歡看母親笑,母親一笑,山上的花便全開了。

母親回老家兩年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兵荒馬亂之際,教育部決定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合并成立聯合大學,往南方轉移。他想,偏安鄉里,或許能讓母親在亂世中求一份清凈。

妻在外面叫他。一封電報,從故鄉發來。他心里一陣緊。

“母病速歸。”

他愣了一下。猛然想到,昨晚輾轉難眠,原是母親在喚他。

記得那年夏天,天氣炎熱,蟬聲聒噪。他和弟弟、妹妹正在廚房看母親做解暑的綠豆甜面片,忽聽對面臥室撲通一聲,他們趕緊跑過去,只見父親急促地喘息著,已不能言語。

正值盛年的父親署理崇陽縣不足兩年,一句話沒來得及說就突然離去。當年他只有13歲,弟弟10歲,妹妹8歲,此后的日子,兄妹三人的成長便全維系在單薄瘦小的母親身上。

他與在聯大地質系的弟弟聯系,商量一起盡快返鄉。

沒過多久又有一封電報發來:“母故速歸。”母親竟來不及等他了。

兄弟二人先從昆明飛到重慶,再坐輪船到宜昌,宜昌已被日本人占領,只好從上游上岸,徒步翻山越嶺三四天,才見到汽車,又三四天,終于到達唐河縣城。在縣城,他見到了一身孝服的堂兄。

母親祖上來自福建,清初隨軍屯墾唐縣,定居于此。馮家祖上來自山西,在唐河做生意,后來買田置地,因重視教育,漸成耕讀之家。

父親和母親都多次講過馮家的家訓:不希望子孫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孫代代出秀才。因為翰林是當官的,秀才雖不一定當官,卻是讀書人。一個家族只要每一代都有一個秀才,便能耕讀傳家。

父親那一輩,伯父、叔父都是秀才,父親是戊戌年進士。光緒三十三年,父親得了一個缺,署理湖北崇陽知縣。

那應該是母親一生最榮光的時刻。母親的大轎到達城門時,只聽得三聲炮響,到了衙門口,又是三聲炮響。一個官的儀仗,太太和老太太可以用,老太爺不能用,這是封建時代對“賢妻良母”的犒賞,所謂“妻以夫貴,母以子榮”。

父親剛去世時,在官場混跡多年的師爺說,老爺在世時愛惜名聲,現在不在了,趁官印未交,報些虧空,好給少爺們日后上學用。但母親堅決不允。她對師爺說,人死人在,要一個樣。

“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她要培養的是斯文之士。

自崇陽縣歸來,母親較以往更重視他們的學業了。讀書,進取,日日不可荒廢。這是父親在世時一再交代的話。

縣里沒有中學,省里最好的中學在開封,叫中州公學,為進步鄉紳所辦,在開封城南一座北宋古塔腳下,從前是一所書院。和伯父商議后,母親決定讓他到開封上學。

那天,母親送他。車輪滾滾,塵沙四散,漸漸沒有了母親遙望的身影。

此后,到上海中國公學,到北京大學,再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路走,一路求索,每一步,竟都有母親邁著小腳在前方指引。

他常覺得不可思議,瘦瘦小小的母親,哪里來的那種不息的生命之火?燃不盡,用不竭。

母親不但清醒,更果決堅毅。

當時女孩家,通常到十歲后就不再上學了,但家中讀書的氛圍對小妹影響甚大,她在心中埋下了文學的種子。小妹冰雪聰明,勤讀自學,很快竟能作出像六朝小賦那樣的小品文章了。剛巧北京女子師范學校要招國文專修科,小妹知道后一心想報名。但父親在世時,已將小妹許了人家。

小妹求學之心決絕,對母親說,若是怕我上學花錢,那我將來結婚時,什么嫁妝也不要。母親本就支持子女求學上進,很快便同意了。

族人提醒,此事應與親家商量一下。母親說,既已決定,再商量,若不同意反不好辦了。族人又說,不商量,總要打個招呼吧。母親說,既不商量,也就不必打招呼了。

舊時婦女,如母親這般勇于任事、敢于決斷者,能有幾人?就憑此一點,他對母親發自內心地折服。

他后來說過,母親是他一生最敬佩,也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人生的無數艱難時刻,母親的話都猶在耳畔。她說人最怕整天憂心忡忡,“憂最傷人”,故而人生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要學會振作精神。

小妹如愿去北京上學,母親囑咐小妹,不能徒恃聰明,讀書要扎扎實實,就像你大哥一樣,他雖沒你二哥聰明,但他不停地往前走,從不間斷,這就厲害。從不間斷,從不止息,母親最知道生命的奧義。

坐了半日牛車,臨近傍晚時,終于回到了老宅。但見一柩在堂,一燈熒然。

母親已然離去。平靜,安詳。

姐姐對他說,母親是太累了。這幾年,她決心要建一座家族祠堂,去世前,宗祠已然動工,她每日憑一雙小腳前往工地監工,全然不顧自己已是80多歲的老人。

作為賢妻良母,母親為家族用盡了生命的最后一絲氣力。

他曾說,大學要培養的是“人”,而不是“器”,需要有清楚的頭腦和熱烈的心。若論清楚的頭腦和熱烈的心,母親不正是如此嗎?

母親生前已薄有聲名,身后更是備極哀榮。時李宗仁在襄陽,聞訊派人送來挽幛,河南省政府代表、南陽專員、唐河縣縣長來家中吊祭。

感念母親生前教導和一生所為,他提筆泣書《祭母文》,文中說:

維人杰之挺生,皆造化之鐘靈,但多傷于偏至,鮮能合乎中行:或仁愛而優柔,或剛斷而寡情,或方正而迂闊,或干練而無誠,或豁達而疏略,或謹慎而不宏,或豪施而奢汰,或儉約而吝硁。惟吾母之懿質,集諸德之大成!

他日夜守在母親的靈堂旁,有人來時磕頭還禮,沒人來時就神情專注地看書。

他是母親的兒子,母親在或不在,都應一個樣。

在那個時代,母親一雙小腳,尚且如此步履不停,七尺男兒更應一路向前,永不止息。

院中的蠟梅花開了,幽香彌漫。

他閉上眼睛,仿佛母親就在身旁。

多年后,他為家鄉學校捐建了一棟教學樓,校方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說,如果非要用,就用我母親的名字吧。

那一年,離母親故去已有四十年,他也已是90歲的老人。他揮毫題額:

清芝樓。紀念馮母吳清芝太夫人。

馮友蘭字芝生,意即清芝所生也。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02日?15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入口| 97r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999这里只有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