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國家體育館“冰之帆”賽后揚帆“再出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記者夏子麟、王祎琳)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國家體育館圓滿完成冬奧冰球和冬殘奧冰球保障任務,帶著這份榮耀和感動,“冰之帆”踏上賽后發展之路。
北京進入“暑伏”后氣溫不斷攀升,但走進國家體育館“冰之帆”冰球館,舒爽涼意撲面而來?!叭蔽溲b”的“冰球小將”在冰面飛馳奔搶,與場內冬奧元素景觀相映成趣。
國家體育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越介紹:“冬奧盛會結束后,場館進入改造恢復期。賽時訓練館變身冰球館,已經和北京市冰球運動協會開展運營合作,剛剛舉辦了北京市中小學生校際冰球聯賽,未來將全年制冰,為公眾提供專業訓練和比賽場地;主場館計劃多功能利用,預計年底前向公眾全面開放?!?/p>
站在主場館看臺區,悉心保留的冬奧元素濃縮著難忘的賽時記憶。經歷北京冬奧會建設改造后,“冰之帆”已經變身為一座智慧場館。僅憑一臺平板電腦,王越就能輕松操控場地燈光,亮度調節、場景切換、氛圍渲染……動動手指,場館便切換到不同照明模式。除了遍布場館的自動化控制“小細節”,在最核心的賽場設計方面,“冰之帆”還有“大智慧”。
按照冬奧冰球比賽的要求,“冰之帆”主場館和冰球館的比賽場地尺寸為60米×26米,但花樣滑冰、短道速滑比賽場地的尺寸為60米×30米。王越說,為了讓場館能開展多種冰上運動,場地在改造之初便預留了60米×30米的預埋件,冰場面積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切換。
未來,“冰之帆”只能開展冰上運動嗎?王越說:“作為承辦過北京奧運會體操、蹦床、手球比賽的場館,國家體育館陸上運動比賽功能得到保留。通過對圍擋、冰面的拆除和切換,場地‘冰陸轉換’可以在一天內完成。無論是比賽、演出還是展覽等文化活動‘冰之帆’都能舉辦。”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27日?09版)
標簽:
- 01 “夏日經濟”持續升溫! 沈撫示范區發放百萬消費券提振消費市場活力
- 02 丹東華通測控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 踐行“工人先鋒號”精神不斷成長加油助力
- 03 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共享RCEP機遇 深化中日經貿合作共話發展
- 04 大連自貿片區共享RCEP機遇深化中日經貿合作 拓展合作范圍提升合作水平
- 05 資訊推薦: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
- 06 熱推薦:歷經三年!每日訓練!杜富國重返戰位
- 07 快看:“問天”定蒼穹
- 08 【獨家焦點】河南信陽政府大院拆除院墻:拆除的是大門,打開的是心門
- 09 焦點快報!為全球“數實融合”貢獻創新力
- 010 觀速訊丨“雙艙”合璧舞九天 上演三招功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