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數字化快車 “安居宿遷”幸福升級|全球頭條
“以前出租房屋的時候,去開具不動產登記證明,必須帶著多個證件到便民方舟的宿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排很久的隊才能拿到,現在只要打開‘宿心辦’APP,就可以出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不動產登記證明,真是太方便了。”宿城區海天·翡翠城小區居民王麗娜感慨地說。
【資料圖】
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將事情辦成,數字政府建設給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為讓市民和房地產企業在房產交易過程中更便捷,去年以來,宿遷市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加快房產交易數字化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效能,讓群眾輕松安居、便捷安居,“安居宿遷”實現幸福升級。
“智慧服務”最大限度便民利企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宿遷中心城區新建商品住宅銷售34.27萬平方米、2709套,同比分別上升93.55%、88.29%。特別是宿遷經開區和蘇宿工業園區,同比分別增長156.78%和120.47%。
從這組“狂飆”的數據可以看出,疫情之后,宿遷市民購房需求得到充分釋放,中心城區房地產行業從低谷逐步走向健康平穩發展,在這背后,今年宿遷市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心城區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組亮眼的數據也與房地產交易服務效能的提升有著密切關系。
據宿遷市住建局副局長劉新介紹,為了讓房產新政能夠快速落地落實,該局全面提高服務效能,進一步簡化了商品房合同網簽備案業務辦理程序,以便民利企為出發點,立足現有的數據庫基礎,改造升級信息化系統,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的信息互通共享,優化流程、精減材料,實現不動產登記、交易等業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群眾和企業“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
走進宿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大廳,熙熙攘攘,不少市民在等待辦理與房產相關的業務,讓人感覺到房地產行業“回溫”的氣息。
“相較于以前,市民辦理業務的時間已經大大縮短了,我們打通了網簽備案合同與稅務、公積金、不動產、商業銀行等部門數據共享,各部門辦理業務時直接調取合同,無需購房戶重復提交材料,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據市住建局房產中心市場監管科科長張鵬介紹,現在宿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每個窗口都可實現房屋交易、繳稅和登記集中辦理、一次辦結服務,最大力度地方便了群眾。
為提高房產交易效率,市住建局積極打造“網簽即備案”模式,減少人工審核方式,極大提高審核效率。同時推行房屋交易電子合同,利用大數據、人臉識別、電子簽名等技術,簡化用戶采集數據方式,實現房屋網簽備案不見面辦理。
“聚焦百姓和企業的需求,我們在不斷更新數字化能力,推動城鄉服務網點全覆蓋,深化房產交易不見面辦理和智慧服務。”劉新告訴記者,下一步,市住建局還將進一步深化房產交易改革創新,提升房產交易便利度,并打造“網上辦事大廳”,創建優質服務品牌,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和企業。
“宿心辦”讓房產服務“一站辦”
“通過‘宿心辦’預約不動產登記業務真方便。”家住宿城區項王小區的孫明告訴記者,幾年前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預抵押登記時,正值不動產業務辦理高峰期,等了大半天才辦完手續。這次孫明了解到宿遷城市門戶APP“宿心辦”可以線上預約不動產相關服務,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進行了線上預約,沒想到立即就收到了預約短信提醒,業務辦理當天還接到了工作人員電話提醒。
“‘宿心辦’APP不動產預約業務可精確到小時,便于我們提前做好日程安排,減少排隊等候時間,真是太貼心了。”孫明說。
“‘宿心辦’堅持‘一端惠全域’目標,把‘實用、好用、管用’作為第一標準,在今年房產新政發布后,我們注意到平臺上與住房相關的服務訪問量、咨詢量激增。”據宿遷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宏亮介紹,了解到百姓關注的重點后,該公司立即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單位展開對接,第一時間開發上線了“安居宿遷”住房服務專區。
目前,打開“宿心辦”APP,可以看到住房服務專區開設不動產、公積金、我要辦事、政策解讀四大版塊。據介紹,住房服務專區可實現不動產預約、轉移登記,公積金貸款、提取,住房證明開具等業務線上“一站”辦理。依托“宿心辦”APP的統一認證體系及城市服務數據庫,打破信息壁壘,群眾無需再跑多個窗口、切換多個平臺,輕松實現住房服務“一站辦”“指尖辦”。
住房服務專區上線后即躍居為“宿心辦”APP熱門服務,截至目前,住房服務專區的各版塊已累計為市民提供服務超百萬人次,其中不動產登記、公積金提取、不動產證明開具等均為高頻服務事項。
“‘宿心辦’服務全天不打烊,自助服務隨時辦。”據宿遷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夢秋介紹,市民登錄“宿心辦”APP,通過人臉識別認證后,即可隨時隨地在線開具蓋有電子印章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結果證明、公積金存繳證明,與辦事網點人工窗口、自助查詢機出具的紙質證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朱宏亮表示,下一步,“宿心辦”將繼續深化住房服務專區建設,從分散到聚集,從“按部門”到“按需求”分類,從方便政府管理到方便群眾辦事,解決市民在住房需求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為市民找房源、看政策、查資質、做裝修、辦服務等提供方便快捷、權威可信、智能高效的體驗,讓“一站式住房服務”的數字政府建設創新成果惠及更多企業、群眾,切實提高廣大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的知曉度、獲得感。
“智慧公積金”用心做好惠民服務
“沒想到這么快就到賬了,我要把這個方法告訴公司即將退休的姐妹們。”5月30日下午,在宿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宿城管理部服務窗口,宿遷箭鹿制衣有限公司退休職工岑菊看著剛剛收到的到賬信息高興地說。
當天下午,剛辦完退休手續的岑菊來到宿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宿城管理部服務窗口,準備將公積金全部取出,由于家里臨時有事著急回去,她向窗口工作人員求助,希望能夠快速辦結。在工作人員王瑩的幫助下,岑菊在“宿心辦”APP上進行操作,約四五分鐘時間,2萬多元的公積金款項就匯入了她的銀行卡中。
“其實線上辦理比線下更快,因為線下有各種材料要審核、簽字,但是一些叔叔阿姨還是會選擇線下辦理,覺得心里踏實,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如果比較著急辦理,我們就會協助他們在線上辦理。”王瑩說。
“公積金業務可以線上辦理后,不僅方便了群眾,也減輕了窗口工作人員的壓力。”宿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宿城管理部負責人趙斌告訴記者,該管理部除了要負責宿城區職工、居民公積金管理業務,還負責蘇酒集團職工的公積金管理業務。蘇酒集團有上萬名職工分布在全國各地,在沒有開通線上業務辦理渠道之前,這些職工每年都會趁著集團年會,集中到宿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宿城管理部服務窗口辦理業務,窗口人員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職工排隊時間長,也會抱怨。線上辦理渠道開通后,蘇酒集團的職工通過宿遷公積金微信公眾號、“蘇服辦”APP和“宿心辦”APP等渠道都可辦理相關業務,方便又快捷。
據統計,2022年,宿遷市公積金業務辦件量達156.37萬件,其中線上辦件量占比在90%左右,線上辦件量位居全省公積金系統前列。據宿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蔣寧介紹,近年來,該中心加快“智慧公積金”項目建設,全市公積金綜合業務平臺在全省以最高分通過住建部“雙貫標”驗收。中心還建立健全了門戶網站、網上業務大廳、官方微信、手機APP等8大服務渠道,實現用戶“一渠道注冊,全渠道通用”,并接入江蘇政務服務網和“宿心辦”APP。目前宿遷市公積金歸集、提取、貸款三大類114項服務事項全部實現“不見面”線上辦理,著力打造“不見面”審批辦理“綠色通道”,用心用情做好惠民服務。
(來源:速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