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聚焦:電車廠商們,能不能把單踏板模式刪了?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最近和特斯拉有關的事故又多起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潮州,一臺 Model Y 全速狂奔 2 公里沒停,最后造成 2 死 3 傷。
東莞,一臺 Model S 撞了好幾臺車以后飛進了路邊的店里,順道讓那家名叫一鍋端的拌飯火了一把。
而且,還不只是國內有。
2 月底,米國加州的一臺 Model S 開著開著就撞到了正在救火的消防車;去年 7 月,佛州的一臺 Model S 也是失控了以后追尾了一臺半掛,車里 2 人身亡。。
但說實話,我其實并不想深究特斯拉到底剎不剎得住。
畢竟,特斯拉現(xiàn)在用的博世 iBooster 電控剎車助力和電渦流非接觸式油門傳感器,有很多廠家都在用,而且也確實不容易壞。但電控這玩意,誰也沒法保證 100% 穩(wěn)定。
失不失靈,啥時候失靈,說到底也就是幾率大小的問題。
如果硬要問我特斯拉有沒有可能剎不住,我還真不好說。
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單踏板這個反人類的玩意。
為啥呢,因為就在前段時間,潮州事故的司法鑒定結果出來了, EDR 也就是事件數(shù)據(jù)記錄系統(tǒng)( Event data recorder )顯示,車輛的油門踏板有很長時間,都處在 100% 的開度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板油。
如果這個數(shù)據(jù)是沒問題的,那么有很大可能,是車主把油門當剎車踩了。而前面美國那起追尾半掛的事故,警方最后的調查結果,也是因為車主踩錯了油門。
咱就是說,踩錯踏板這種事情就算是考科目二的時候也沒見著幾次,咋老能發(fā)生在特斯拉車主身上呢?
依我看,罪魁禍首,大概率就是特斯拉對單踏板模式自以為是的執(zhí)著。
先別著急噴我,我們先來看看單踏板模式究竟是個啥。
單踏板模式顧名思義,用一個踏板控制車輛的加減速,剎車和離合理論上完全可以被去掉。
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用上我們常說的動能回收系統(tǒng)。
眾所周知,電動車之所以能跑,靠的是給電機通電,然后帶動車輪旋轉。本質上就是把電能轉化為動能。
動能回收其實就是反過來,把動能轉化回電能。
大伙還記得當年學過的“ 切割磁感線 ” 嗎?說的是,閉合電路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時,能產(chǎn)生電流。
就像這樣▼
沉睡的記憶突然襲擊了屬于是。。
而電動車在松開油門滑行的時候,轉子其實就是處在不斷切割磁感線的狀態(tài)里,也就會有電流產(chǎn)生。
這樣車子的動能被轉化成了電能,車速也會越來越慢,有點像踩剎車的效果。
不過,動能回收最早其實并沒有被當成剎車使,因為它最牛的地方是能提供相當多的續(xù)航里程。
保時捷 Taycan 都知道吧,它的動能回收就能提升 30% 的續(xù)航。更離譜的是,它回收充電的功率高達 290kW...特斯拉的 V3 超充樁也只有 250kW 的充電功率,妥妥的隨車超充。
我們都知道電動車最大的短板就是續(xù)航,所以幾乎所有純電車都會用上動能回收,能多跑一點是一點。
有優(yōu)點,肯定就有缺點。動能回收最大的問題,就是開著不舒服。
根據(jù)下面這個肥腸抽象的公式,理論上看,只要電路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快,產(chǎn)生的電勢也就越大。
里面的 V 就是導體的運動速度。
用人話說,就是車子的速度越快,動能回收的電量就越多,帶來的減速感也會更明顯。
比如奧迪的 e-tron ,在 100km/h 的速度下,只靠動能回收就能產(chǎn)生0.8g (約 7.8m/s 2 )的減速度。要知道,一般緊急剎車的減速度也只有7.5-8m/s 2,幾乎相當于一腳重剎。
試想一下,只要一松油門車子就給你來一腳剎車,這不僅開的人難受,坐的人也容易暈車。
所以只要一說動能回收,大部分車友都是這個畫風的:
自動啟停表示,這個劇情我熟啊。。。
雖然體驗不好,但動能回收又不能不用。那就想著怎么 “ 中和 ” 一下子唄。目前主要有兩個技術路線,一是混合制動,二就是單踏板模式。
混合制動,其實就是用動能回收和傳統(tǒng)機械制動一起剎車。在你剛踩剎車的時候,車子會用動能回收來減速。等到速度慢下來,動能回收沒啥力氣了以后,再用卡鉗、剎車盤這些機械剎車。
所以混合制動一腳下去會有明顯兩段的感受,先是不太跟腳,然后才是隨踩隨有。
雖然體驗有些抽象,但因為把動能回收的減速和剎車動作綁定在了一起,對駕駛習慣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大家也還比較接受。
反觀單踏板模式,爭議就非常大了。
我們之前說過,單踏板模式就是只用一個踏板就能控制車輛的加減速。它的邏輯,其實就是踩下踏板加速,抬起踏板用動能回收減速,踏板抬得越高,減速力道越狠。
簡單來說就是,踩得深就跑得快,踩得淺就跑得慢,不踩就停下。所以在單踏板模式下,只要我們控制好右腳踩下的幅度、留好制動的余量,按理說也確實用也用不上別的踏板。
可惜,事情遠沒這么簡單。
單踏板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直接影響到了人們底層的駕駛習慣。往常我們開車,加速就踩油門踏板,減速就踩剎車踏,只用考慮踩哪個,邏輯十分清晰。
但在單踏板駕駛中,不僅踩會加速,抬還會減速,這就會和我們的駕駛習慣產(chǎn)生沖突。
就比如,車速過快時,單踏板模式需要抬起踏板利用動能回收減速。但這個時候,我們的腳依舊是在向下用力的,和往常踩剎車踏板減速的狀態(tài)完全一樣。
在一些情況下,就很容易會讓人產(chǎn)生 “ 我在踩剎車 ” 的錯覺。
就比如這位極星 2 車主,就在倒車的時候以為自己踩的是剎車踏板,然后一腳油門創(chuàng)上了路邊停著的車。
還有這個開電動 F150 的老哥,停車的時候以為自己的腳是放在剎車踏板上的,腳一滑,出去了。
這還是在幾乎靜止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事故,要真的是在緊急情況下,反應時間短,會發(fā)生什么可就真不好說了。
也是因為有潛在的風險,大部分的電車都支持把單踏板模式關了。唯獨特斯拉,不僅不允許用戶關閉單踏板模式,還通過軟件升級,讓原本能夠關閉的車型也必須使用單踏板模式。。
而且,馬斯克對此還賊驕傲。。
說單踏板模式 “ 旦用難回 ” ,頗有喬布斯當年說出 “ 用戶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 的風范。
但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是極不負責任的。
喬布斯還在蘋果的時候,是移動電子設備充滿無限可能的日子。觸屏的邏輯雖然改變了許多按鍵機使用習慣,但總的來說還是讓手機變得更好用、更便捷了。
說喬布斯是個變革者,倒不如說他是個改良者。
相比之下,單踏板模式卻并沒有將駕駛引向更便捷的方向。它改變了數(shù)十年以來最基本的駕駛習慣,讓原本簡潔的動作復雜化。不僅增加了人們適應上手的門檻,也大大增加了潛在的誤操作風險。
而在涉及到生命安全的領域,操作永遠是越簡單越好。
舉個例子,在建筑工地上,有一個設備是被嚴厲禁止的。就是這個玩意,叫做旋轉開關。
它操作簡單,能控制電機的正轉、反轉和停轉,所以非常容易出現(xiàn)誤操作。而它控制的都是電鋸、起重機這些中小型設備,只要誤操作,斷手斷腳都是小事。。
所以,現(xiàn)在工地上的開關,都被換成了這樣的按鈕開關:
一個功能一個按鍵,清清楚楚,需要啥就按啥,小朋友都能學會。
這才安全應該有的設計思路。
對于車企,我們理解車企為了降本增效需要從很多途徑摳成本、摳性能,但通過 “ 讓用戶去習慣 ” 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產(chǎn)品的短板,本質上就是一種極不負責的逃避和甩鍋。
與其在改變駕駛習慣上花心思,倒不如研究研究怎么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怎么提升充電補能的效率,怎么提升單次補能的利用效率。
關于單踏板模式,我給差友們的建議是:能關則關,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提升續(xù)航而增加安全風險。況且,目前大多數(shù)電車也都使用了混合制動,即使關閉單踏板模式也能享受到動能回收的好處。
不過換個角度想,等哪天動能回收不再是電車的標配,或許就能說明純電時代正式到來了吧。
撰文:致命空槍編輯:脖子右擰 封面:煥妍
標簽:
- 01 播報:超能打的”六邊形戰(zhàn)士“奔騰T77,為全家出行保駕護航!
- 02 業(yè)內首次,極氪再樹“良心車企”標桿,保障用戶權益開啟退定通道
- 03 打工新鮮事兒 | “被個體戶”的外賣騎手沒有勞動關系?最高法明確——
- 04 200多家公益機構到人人3小時平臺春日“上新”
- 05 全球熱文:2023年全國工會縣級以上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工作啟動
- 06 SUV的2月銷量 比亞迪帶頭的國貨 已然半壁江山
- 07 車圈全新3款緊湊型SUV 奇瑞/長城/馬自達 誰能火?
- 08 【天天播資訊】降價后的豐田bZ4X香不香?哪吒、埃安不想回答
- 09 每日焦點!售價16.28萬起 哈弗二代大狗正式上市 越野越來電
- 010 【時快訊】汽車界的功夫高手,中國星雙旗艦高手過招盡展“快、韌、穩(wěn)”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