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鋒鋰業2022年凈利潤205.04億元 同比增長近3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30日,贛鋒鋰業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8.23億元,同比增長274.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5.04億元,同比增長292.16%。公司2022年期末總資產為791.60億元,比期初增長102.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022年期末為440.43億元,比期初增長101.17%。
年報顯示,贛鋒鋰業是世界領先的鋰生態企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公司從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制造起步,成功擴大到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制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航空航天、功能材料及制藥等應用領域。
報告期內,贛鋒鋰業持續獲取全球上游優質鋰資源不斷豐富與拓寬原材料的多元化供應渠道。公司通過新余贛鋒礦業獲取上饒松樹崗鉭鈮礦項目62%股權;完成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的股權交割,獲取馬里鋰業50%的股權;完成對Bacanora的要約收購,目前公司持有Bacanora公司及Sonora鋰黏土項目100%股權;完成對Lithea公司100%股權收購,其旗下PPG鋰鹽湖項目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鋰資源來源。
贛鋒鋰業的鋰電池業務已布局消費類電池、TWS電池、動力/儲能電池以及固態電池等各領域的技術路徑方向,并專注各自的細分市場。2022年,贛鋒鋰電動力/儲能電池以及固態電池板塊發展迅速,贛鋒鋰電全年已實現超6GWh動力/儲能出貨量,儲能電池業務已成為贛鋒鋰電最重要的電池業務之一。在產能建設方面,重慶贛鋒20GWh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項目也迎來開工,公司希望將其打造為全國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新余動力電池二期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在建項目亦在規劃進一步的產能提升,預計2023年最高將達到12GWh年化產能。
電池回收業務方面,贛鋒鋰業通過開發退役電池綜合回收利用新工藝和新技術及擴充退役鋰電池回收業務產能,進一步提升產業化技術水平和競爭優勢。公司表示,未來循環科技將擴大三元前驅體項目的產能,助力企業建立鋰產品循環生態鏈。憑借成熟的電池回收業務,公司的產業鏈布局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