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更明確 廣州發文這樣做
南方網訊(記者/陳婕)7月6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高質量發展看廣州——《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聚焦五大核心功能 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
(相關資料圖)
目前,廣州市現有新型研發機構近80家,連續7年數量穩居全省第一,其中引進金力、趙宇亮、葉甜春等領軍人才作為院長領銜共建了14家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占全省70%。廣州市新型研發機構已經進入核心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廣州根據這幾年的實踐,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摸索,形成了《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了廣州市新型研發機構包括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和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并聚焦技術供給、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引育、金融賦能五大核心功能,分總體要求、支持和鼓勵措施、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全過程管理、其他等四個部分提出23條意見,著力強化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和產業支撐能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
從目標上,《意見》明確,新型研發機構須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產業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實現自我造血功能及可持續發展。從機制上,《意見》提出,鼓勵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支撐廣州經濟社會發展,面向企業著力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此外,《意見》還明確支持在南沙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建設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
記者從會上獲悉,黃埔區進一步實施科技體制機制創新,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依法對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其他人員給予獎勵;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經費松綁,允許區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利用區級財政經費開展對外投資業務,以科技金融助推成果產業化落地。目前,通過重點研發機構已投資孵化硬科技企業超過240家,涵蓋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同時,新型研發機構著力構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近50個,與區內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聯合技術攻關。
科技成果轉化凈收入、形成的股份可獎勵給成果轉化的貢獻者
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意見》鼓勵新型研發機構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激勵制度,積極輸出技術和知識產權等科研成果,明確科技成果轉化凈收入、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70%以上可以獎勵給科技成果完成人(團隊),5%以上可以獎勵給為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人員。將成果獎勵延伸到為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人員,充分體現了圍繞成果轉化的政策導向,將有效激勵整個成果轉化團隊?!兑庖姟愤€明確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共建期結束后,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原則上實行市場化運行;事業單位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享有自主處置權、收益分配權,可以自主決定成果的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等。
《意見》鼓勵新型研發機構通過科技成果作價、資金投入等方式參股孵化企業,并鼓勵新型研發機構加強與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合作,推動創辦或引進孵化的企業落戶廣州。
據統計,目前廣州市新型研發機構通過技術作價入股、建設孵化載體等方式開展企業孵化已初見成效,技術作價入股35家企業,其中2022年技術作價入股13家企業;累計孵化801家企業,培育上市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10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5家,2022年新創辦企業88家。
人才是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如何讓各類高端人才應享盡享各項政策,安心在穗科研創新?為此,《意見》明確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領軍人才及其高水平創新團隊成員申報國家、省、市各類人才計劃,承擔廣州市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進入廣州市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戰略專家委員會,還明確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及其人才團隊,按市屬單位享受市級現有人才政策相關待遇?!兑庖姟愤€提出建立各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對新型研發機構在基礎條件建設、用地(場所)保障、財政資金、人才引進與培養、配套設施、人才子女入學、出入國(境)、職稱評定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截至2022年底,新型研發機構從業人員共計1萬余人,其中研發人員約7000人,行業領軍人才33人,留學歸國人員264人。
鼓勵有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無論是在技術研發階段、科技成果轉化階段還是市場化階段,科技金融的資金融通功能都發揮著重要促進作用,特別是對于市場化階段的初創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如何發揮金融資本杠桿作用,推動社會資本投資新型研發機構孵化企業和項目,為此,《意見》鼓勵有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利用自有資金發起或聯合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天使投資等科創基金,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新型研發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申報設立科技創新子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項目。
在運營管理機制上,《意見》提出,試點實施事業單位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運營管理機制改革,允許新型研發機構設立多元投資的混合制運營公司,其管理層和核心骨干可以貨幣出資方式持有50%以上股份。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盈余的國有資產增值部分可按不低于50%的比例留歸運營公司。
此外,支持推動廣州產投集團以新型研發機構為主要合作對象,設立了50億元的“人才與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已有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等9家新型研發機構共同成立投資基金,基金規模超過8億元。
(文章來源:南方網)
標簽:
- 01 短線交易量價關系怎么看?分時成交明細怎么看?
- 02 世界新資訊:酷!東風日產啟辰D60EV上演“速度與激情”
- 03 奧迪英杰大師班第二期劉德華分享人生智慧 焦點精選
- 04 賺錢比銷量更重要,大眾集團開啟新戰略 全球百事通
- 05 似曾相識,卻又有點陌生,奔馳推出全新跑車車型
- 06 續航逼近千里,美國最新電動跑車預告,有錢人眼睛都亮了
- 07 股價跌破20日均線怎么看?跌破十日線是什么意思?
- 08 股票長陰線出現后市怎么走?假陰線第二天怎么走?
- 09 中國專家:IAEA發布的報告并不代表機構核可或批準日方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 010 愛琳詩篇最強陣容2023 愛琳詩篇2023陣容推薦一覽 全球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