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特殊的工資集體協商
一場特殊的工資集體協商
本報記者 賴志凱
《工人日報》(2022年06月19日 01版)
“康玉濤愿意降薪,并拿出存款2萬元幫助企業”“沙國旭愿意降薪,把10萬元轉到公司賬上”……短短兩天時間,北京南門涮肉有限公司的職工,在企業疫情防控應急管理群接龍給公司轉款的人數達110余人,金額280多萬元。
該公司是一家民營清真餐飲連鎖企業,在北京現有門店10家,職工556人,是“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先進企業”。面對疫情影響,公司工會采取一事一議靈活協商的方式,就疫情期間暫時降低職工工資開展工資專項集體協商,動員全體職工與企業共渡難關。
為了讓廣大職工知情、理解、認同,公司工會于6月14日、15日召開在京10家門店職工座談會,充分聽取職工意見,近400名職工參加。
公司工會主席馬海忠向職工通報了企業今年的經營情況。由于疫情影響,企業處于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生存與發展面臨著挑戰。
與會職工紛紛表示,疫情期間公司還時刻關心職工的生活,工資照常按時發放,自己愿意降工資與公司共渡難關。不少人主動表示,要把自己的工資、積蓄借給公司。
座談會形成了“我們愿意減薪,為企分憂;我們自愿借款,助企解困”的共識。公司工會根據座談會的職工意見,起草了《疫情期間暫時調整職工工資方案(征求意見稿)》。之后,許多職工主動拿出積蓄轉到公司賬上。
6月18日,公司董事長馬龍得知情況后動情地說:“感謝大家!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對大家的感激之情。因為有了你們,我對企業充滿信心。”
最終,在馬龍的堅持下,公司不同意給職工降薪,并把所有轉到公司賬上的錢退還給了職工。這場特殊的工資集體協商畫上了句號。
實際上,早在2020年疫情期間,馬龍就用個人房產作抵押物貸款,確保了當年的職工工資按月足額發放,并堅持不降薪、不裁員,保福利、保崗位。
“北京南門涮肉有限公司在創立之初就成立了工會,年年召開職代會、開展集體協商。”應邀指導這次工資集體協商的北京市總工會權益工作部部長邵英男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面對疫情沖擊,處處為職工著想,堅持不裁員、不降薪。公司工會也很好地貫徹落實了“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原則,引導職工在企業危難之際主動分擔壓力,與企業共渡難關。“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企業關愛職工,職工熱愛企業’的濃郁氛圍。” 【編輯:王禹】
標簽: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