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暴亂之火引到了法國?-環球頭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7日,法國警察在交通檢查中開槍,打死一名非洲裔少年,引發大規模騷亂,舉國震動,舉世震驚。
隨著暴力活動不斷蔓延,縱火、搶劫和破壞行為肆虐,數百警察和消防員在這場法國多年來最嚴重的社會動蕩中受傷,3000多人被捕。
執法中的種族歧視似乎是騷亂的直接原因。2020年以來,法國警察交通檢查時發生21起致命槍擊事件,大多數受害者是黑人或阿拉伯裔。此次殺戮更是點燃了火藥桶。大規模暴力和憤怒反映了法國社會中更廣泛的問題,如貧困、失業和日益加劇的社會異化。2020年底,法國貧困人口高達1000萬,是1980年的8倍還多。
此外,總的來說,移民及其后代比非移民更有可能失業。2020年,法國移民失業率為12.9%,而非移民失業率為7.4%。法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該國700萬移民更為貧困,就業更難。
多年來,法國在公共政策上采取“不分膚色”的做法,希望不分膚色和種族,團結所有法國公民,甚至從國家憲法中刪除了“種族”這個詞,認為這個詞已經陳舊過時。然而,對問題視而不見不能解決問題,未能阻止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擴大,也未能幫助政府妥善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種族矛盾。在“阿拉伯之春”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在中東引發戰爭和混亂之后,法國和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一樣,接收了大量來自北非移民和難民,種族關系緊張日益加劇。
騷亂迫使法國總統馬克龍推遲原定2日晚上開始的對德國國事訪問,這本是23年來法國總統首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應該指出,一些人正在利用當前的暴力活動給馬克龍制造麻煩。馬克龍一直直言不諱地批評歐洲在烏克蘭沖突中唯美國馬首是瞻。
目前,騷亂已經蔓延到瑞士,希望在動蕩的怒火蔓延到其他歐洲國家之前,法國能早日恢復秩序。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7月4日社論
原標題:Underlying issues fertile ground for unrest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標簽:
- 01 威馬回應CEO成“老賴”:該限高令已撤銷,近期有望復工復產
- 02 熱訊:四川甘孜海螺溝突發泥石流 268人提前轉移
- 03 當前最新:愛奇藝回應限免劇中間夾雜收費集:根據網友反饋調整
- 04 習近平: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 每日快報
- 05 純白戶和白戶有什么區別?純白戶怎么貸款才能成功?
- 06 年利率百分之35日利率怎么算?日率利息0.05怎么算?
- 07 貸款年綜合費率24%高嗎?貸款綜合年化費率怎么計算?
- 08 貸款房子每年會調整利率嗎?貸款房怎樣過戶給別人?
- 09 信用卡彈性還款會不會影響征信?信用卡還最低還款跟分期哪個劃算?
- 010 環球今日報丨疑為換電過程操作失誤,電動汽車行駛途中電池包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