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國家衛健委:全國已設置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資料圖)
國家衛生健康委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有關情況。截至目前,全國已設置13個專業類別國家醫學中心,同時在醫療資源薄弱的地區設置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 李大川:經過多年努力,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產出了一批具有開創性的臨床研究成果。僅2022年,雙中心就開展國際、國內首創和領先技術372項。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實施以來,有1400余項診療技術平移至輸入省份,填補了300多項省域醫療技術空白,相關專業跨省就醫人數明顯下降。下一步,我們將研究制訂未來5年國家醫療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設置規劃,帶動優質醫療資源定向流動,推動解決區域間優質醫療資源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
全國45.6%的縣醫院
達到三級醫院服務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等工作,引導城市優質資源下沉,持續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截至2022年底,87.7%的縣醫院達到了二級醫院能力,45.6%的縣醫院達到了三級醫院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 李大川:縣醫院是縣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龍頭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紐帶。我委將繼續開展城鄉對口支援,推動人才下沉。組織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每年派駐至少5名醫院管理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每人連續駐點幫扶不少于6個月,保證受援醫院全年均有派駐人員駐點幫扶。組織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人民醫院,每縣每批次派駐5到7人,每人幫扶時間至少1年。同時,采取“師傅帶徒弟”“團隊帶團隊”等方式,幫助受援醫院培養綜合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下一步,我國將加強縣級醫院專科能力建設,加強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危重癥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建設。運用托管等方式,推動管理下沉。支援醫院采取委托經營管理、組建醫療聯合體等方式,由派駐人員擔任受援縣級醫院院長或副院長、科室主任,建立緊密的上下聯動機制。
按規劃,到2025年,常住人口超過5萬人的縣,至少有1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力爭達到二級甲等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常住人口不足5萬人的縣,力爭有1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標簽:
- 01 天天熱文:買混動家轎,為什么說首選超混電驅 軒逸?
- 02 工人君@權益 | 懷孕計劃須提前3個月告知單位否則屬嚴重違規,這樣的規定合理嗎?男生拿到北京戶口就離職,被公司追償16萬多
- 03 環球最資訊丨外交部:日本單方面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核污染水將導致不可預測風險
- 04 3月SUV銷量TOP15出爐,特斯拉Model Y再度登頂
- 05 環球新消息丨長城炮6X6提前曝光 山海炮PHEV/HEV亮相上海車展
- 06 3月合資SUV銷量榜:ModelY狂賣5萬臺,寶馬最有看點
- 07 熱消息:售價18.98萬元起,新奢全能SUV極氪X 正式上市
- 08 最新快訊!長城炮6X6新物種揭秘,將在上海車展正式亮相
- 09 當前關注:第二屆全國中藥傳統名堂職業技能競賽決賽開幕
- 010 “奮進新征程 互保正揚帆”微視頻大賽開啟投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