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資訊】玻尿酸集采?返傭被定性賄賂?醫美板塊因何暴跌,巨頭集體回應
醫美板塊突然“美”不起來了。
(相關資料圖)
9月19日,A股醫美板塊全線下跌。據wind數據,截至收盤,醫美指數跌2.92%,個股方面,華熙生物(688363)13.68%領跌,千億“醫美茅”愛美客(300896)收跌11.65%,盤中創近1年最大跌幅。此外,朗姿股份(002612)跌9.74%,華東醫藥(000963)跌8.09%,昊海生科(688366)、奧園美谷(000615)、愛博醫療(688050)、愛爾眼科(300015)等跌超3%。
來源:wind
醫美殺跌,發生了什么?
對于醫美板塊大跌的原因,市場存在多種猜測和分析。
在相關上市公司討論區,有投資者猜測,上述多家企業有玻尿酸業務,或許與玻尿酸等醫美產品面臨集采有關。還有市場傳言稱,醫美行業或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包括打擊渠道醫美,稅收體系整改。
據券商中國報道,有傳聞稱,近期召開的醫美工作會議,要打擊渠道醫美,返傭將被定性為商務賄賂。傳聞還稱,執法還要現場檢查醫美機構財務部門電腦中的文件,查找“團隊”、“客服”返款的明細賬單以及相關合作協議,明確涉嫌受賄的主體;此外,還將查看醫美機構客戶名單等。
截至發稿,并未見有相關官方正式文件公布。9月19日下午,華東醫藥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尚未看到明確的政策文件,不了解傳言的真實性。據證券時報,愛美客內部人士也稱,目前尚未有確鑿的政策端消息。
不過,“打擊渠道醫美”等傳聞并非憑空出現。
今年8月中旬,“杭州一醫美公司偷逃稅被罰8800多萬”引發關注。處罰事由顯示,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該公司分支機構千和醫療美容診所為客戶提供醫療美容項目服務,利用個人銀行賬戶收取服務款,并隱匿收入超47.55億元,未計入財務賬。
9月初,另外一家杭州美容門診部的行政處罰顯示,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該公司為客戶提供醫療美容項目服務,利用個人銀行賬戶收取服務款1.73億余元,其中隱匿服務收入9604萬余元。
除了醫美公司被曝光財務問題,中消協9月15日還曾發布“醫療美容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其中提到五個常見的霸王條款,包括超有效期余額概不退還;單方約定醫美手術費、醫療費等一律不退;設置嚴苛附加條件推卸責任;退款時一律按商品和服務的原價抵扣費用;美容院有唯一解釋權。
值得一提的是,更早之前,2021年底,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曾發布《關于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的倡議》,其中提到,倡議廣大委員及其所經營的影視生產主體要堅決抵制病態整容等畸形審美以及“水軍控評”等行為,同時倡議影視行業要謹慎聘用整形演員。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大跌或許跟該倡議有一定關系。
多公司回應稱公司經營正常
面對大跌,有國內醫美行業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也覺得很突然。”不過,對于上述多種市場傳言,遭遇重挫的多家公司還是做出了簡單回應。
9月19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聯系了華東醫藥方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生產經營正常,沒有應該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當天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從華東醫藥方面進一步獲悉,目前公司國內醫美業務經營一切正常。
華東醫藥創建于1993年,1999年12月深交所上市,是國內老牌藥企,近幾年因選擇醫美賽道而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上半年,華東醫藥醫美板塊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97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約4.93%。
華東醫藥在上述回應中強調,公司醫美主要聚焦于醫美領域上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且公司始終以制藥人的科學嚴謹態度深耕醫美產業,醫美產品的注冊生產及銷售推廣工作均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 公司堅持通過合規經營,推動醫美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除了華東醫藥,國內玻尿酸三巨頭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也就此次大跌做了回應。
9月19日上午,記者以個人投資者身份聯系了愛美客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經營正常,如果有什么事情會發公告,建議繼續關注公司公告。
據證券時報,愛美客內部人士也公開回應稱,公司經營沒有變化。醫療美容行業監管趨嚴,將引導和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行業中游頭部企業、目前已規范化運營的醫療美容機構將獲得更多市場機會,這有利于加速行業出清,推動醫療美容行業高質量發展。
華熙生物方面,有媒體援引其內部人士的話稱,股價殺跌可能跟行業整頓有關系,但對公司的影響應該是微乎其微,因為公司醫美占比不到10%。
昊海生科成立于2007年,2015年4月港股上市,2019年10月登陸科創板。2022半年報顯示,除了眼科產品,該公司還在構建覆蓋真皮填充劑、肉毒毒素、射頻及激光設備四大品類的醫美產品布局, 貫通醫療美容、生活美容以及家用美容三大應用場景。對于此次傳言,昊海生科方面也公開回應稱,尚未收到相關的政策文件,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千億醫美賽道面臨強監管
醫美兼具醫療和消費雙重屬性,業內視為是“抗跌”賽道。這也是華東醫藥從藥企“跨界”到醫美賽道的原因之一。2022半年報中,華東醫藥提到,國家對醫藥行業的監管深刻影響著國內醫藥行業的發展,公司的應對措施就包括聚焦醫美與工業微生物領域,不斷提高品牌競爭力,打造新的增長點。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服務收入計,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1891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3998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6382億元。從全產業鏈來看,醫美可以分為上游原料供應、中游藥物器械生產以及下游醫美服務機構。
此次大跌波及到的醫美公司中,華東醫藥集中在上游,華熙生物兼具上中游,愛美客、昊海生科集中在中游,而上述隱匿收入的案例則屬于下游醫美服務機構。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打擊渠道醫美”的傳聞屬實,下游醫美服務機構受到的沖擊或最大。
實際上,高增長的醫美行業始終面臨強監管的壓力。在7月舉辦的首屆中國整形醫學產業創新大會上,華興資本醫療投行器械板塊副總裁邱層凌在發言中曾介紹,1929年以來,隨著現代整形外科技術引入中國,開啟了中國醫美產業發張之路,中國醫美市場發展歷程可分為萌芽起步、探索期、起步期和高速成長期,其中2010年至今的高速成長期,隨著“互聯網+”模式出現,行業監管力度也不斷加強。
以2021年為例,有關部門就曾出臺《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等文件,直指醫美行業亂象。
正在沖刺港股上市的愛美客就曾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提到,由于公司并非醫療美容機構,不直接提供醫療美容服務,上述文件并不會直接對公司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公司無法保證,政府不會出臺新法律及法規,這可能會令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的監管收緊并極大增加公司的合規成本。不斷變化的監管體制可能會對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強監管短期帶來壓力,不過長期來看,也有利于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上海證券報援引中銀證券觀點表示,在更嚴格的監管下,醫美行業進入壁壘增強,不合規的產品受打壓力度加大,合規企業享有更大市場的同時也促進良性的企業運營和競爭模式。
標簽:
- 01 汽車后氧傳感器壞了對車有什么影響?傳感器壞了對車有什么影響?
- 02 汽油腐蝕車漆嗎?汽油對車身油漆有腐蝕嗎?汽油能把車漆洗掉嗎?
- 03 緊急剎車對車輛損害大嗎?一次急剎車對車的影響大嗎?
- 04 環球熱資訊!【走進縣城看發展】內蒙古五原:產業融合走出發展新路 吉林撫松:綠色發展打造多彩鄉村
- 05 今日報丨商務部:1-8月全國吸收外資8927.4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16.4%
- 06 快看點丨瀘定地震災區供電已基本恢復
- 07 保農資供應助產品出村建帶貨平臺 鐵路跑出富農“加速度”
- 08 黑芝麻智能:2025年能否實現批量上車大規模應用
- 09 “金九”缺席!9月全國房地產市場銷售復蘇勢頭不明顯
- 010 遼寧法庫以三產融合延展綠色低碳產業鏈條 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