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小口袋”里裝的卻是百姓的“大幸福”
“給新安裝了休息設施不說,還有這綠化,你看有花有草的多美啊,現在沒事就喜歡到這里來轉轉,別看公園不大,‘小口袋’里裝的卻是咱百姓的‘大幸福’。”9月5日,年近七旬的金曼麗坐在鞍山市鐵東區常青轉盤旁今年新建成的口袋公園里的長椅上,開心地分享著她的感受。
金曼麗口中的這個漂亮的口袋公園是由小廣場改造而成的。此前,這里道板損壞、健身器材老化、綠化缺失。經過改建后,這里不僅新增了邊石座椅66米、樹盤座椅9套、健身器材8組,還新安裝了兩盞路燈,使得照明條件更好。結合百姓需求,還將原小廣場四周改造成了具有設計感的花壇,里面移植了花草進行綠化。如今,這里已成為附近居民健身休閑的打卡地。
金曼麗的感受也正是鞍山市以口袋公園建設為突破口,扎實推進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不斷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品位,讓城市越來越美、群眾生活環境更加生態宜居產生成效的縮影。
鞍山市結合老舊小區改造、老城區功能疏解,拆違增綠、留白植綠、見縫插綠,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全力規劃推動建設交通類、公共類、居住類三類口袋公園。其中,居住類口袋公園占比最大,例如立山區雙山路大象園、千山區湯崗子街道臨溪園,選址貼近居住區或社區中心,滿足居民日常休閑游憩、活動鍛煉, 彌補了城市大型綜合性公園的不足,補齊了綠地短板,滿足“300米見綠、500 米見園” 均衡性原則,實現居民“推窗見綠、抬足進綠”。
為確保每一個口袋公園的建設都能真正利民惠民,鞍山市在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百姓的廣泛參與。在此基礎上,鞍山市將高標準規劃管護運行貫穿建設及建后管理全過程。對公園建成后的管護工作,遵循“誰建設誰管理”的原則,制定了三個方面、25條管理細則,將口袋公園的建后管理納入對城區精細化管理考核范疇,實施綠化、設施、園容園貌全方位監管,確保公園建得科學、管得規范、用得利民。
截至目前,鞍山市累計投入6500萬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口袋公園295個,在建119個,實現了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85%以上,顯著提高了城市的顏值與品質,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 01 全球微資訊!【民族團結黨旗紅】廣西憑祥柳班村:富民車間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 02 環球速看:組圖丨探訪2022年網絡安全博覽會
- 03 世界訊息:內蒙古一小學班級家委會向家長收取1.2萬元翻新教室,官方:責令退還
- 04 沈陽市皇姑區聚焦“東北數字經濟”建設 及時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
- 05 重塑汽車核心供應鏈新格局 全球汽車供應鏈變革的十大新趨勢
- 06 117家上市家居企業半年報:營收凈利雙降千億軍團仍僅2家
- 07 錦州:持續激發人力資源聚引活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
- 08 東港:“百企百億技改工程” 加速落地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 09 萬余棵果樹扮靚荒山坡 紫桃李子搭上了電商快車
- 010 營口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三位一體”助力鄉村振興